0%

Make-up Tips II

折腾了小半年,总算在化妆上折腾出一点心得,虽然画了并不比不画好看,但也总算不再是画了比不画还难看了,于是阶段性总结一下目前为止摸索出来的东西。

1.整体思路

1.1.色调

1.色调统一,尽量不要冷色与暖色混用,否则会非常容易显脏。

在不露肤的季节,理想的色调是用底妆把肤色修正到中性色调,然后彩妆可以选择冷色调或暖色调,并需与服装的冷暖色调配合。
在会露出大片皮肤的夏季,较为省力的方式是根据身体皮肤的色调决定全身从服装到底妆到彩妆的色调。

2.实际中即使是中性色也存在冷暖之分。

比如白色的服饰其实往往有偏暖调的乳白和偏冷调的雪白,黑色也有偏冷调藏青的黑和偏暖调深棕的黑,大部分灰色因染料偏蓝其实应归入冷色调,也有部分灰色面料是与浅原木色混纺的因此提供了少量的暖调。在使用的时候不能一股脑把它们看作中性色。

3.彩妆的冷暖调,是相对于肤色而言的,而非相对于白色而言的。

比如用于打阴影的浅灰棕色,如果与白色对比,那么无论何种色号的浅灰棕色都是暖调。但当与肤色对比时,灰调更重的浅灰棕色则更适合冷皮,棕调更重的浅灰棕色则更适合暖皮,如果用了与肤色不同色调的阴影色,会显得脸脏脏的,而用对了色调则会感觉像是凹陷的阴影。
肤色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相对概念。比如对非常偏暖的肤色而言,中性略偏暖的色调用在这个皮肤上也会显得偏冷调。

4.并非完全不可使用与肤色冷暖调相悖的色调。

覆盖力低的彩妆品在上妆轻薄的情况下,其自身的暖冷调特性会降得极低,呈现出的是叠加肤色后的色调。可以选择覆盖力低着色力不强质感轻透的产品,用薄涂或晕染或按压的手法把妆上得极薄。

5.如确需冷暖色同时出现,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以其中一种为主色调,然后少量使用另一种色调来撞色,并且其中至少有一种色调是低饱和色。
让冷色调单品和暖色调单品物理距离较远,且它们之间有中性色过渡。
让冷暖色调的彩妆分别呼应冷调和暖调的发肤,如冷调皮肤泛出粉色腮红和暖调头发投射的暖调腮红按照下冷上暖晕染叠加,参照视频

1.2.光影

1.所有的线本质不是线,是密度大的影子轮廓。

彩妆涉及的线主要包含三种:眼线、眉毛、唇线。

眼线是本质是睫毛的阴影。内眼线应该完全藏在睫毛根部的范围内,使得视觉效果是浓密的睫毛根部形成的阴影,而不是一道线条。挑出眼角的外眼线实际上是睫毛的阴影,弧度需与眼尾睫毛的弧度一致,且不宜过粗,除非佩戴了非常浓密的假睫毛使得过粗的阴影线条是合理的。眼线不应用于调整眼型,至少不应单独用于调整眼型,因为修改的线条会与没有修改的眼球体积冲突,使得妆效极不自然,应该通过眼影来调整眼球的体积感从而起到调整眼型的效果。

眉毛的线条不应是整条眉毛的边缘,而是一根一根的眉毛。或者更准确的说,眉毛是线条分明的一根一根的眉毛和它们所构成的阴影,不同于脸颊鼻梁,眉毛阴影的深浅受到眉骨高低和毛发疏密双重影响。综合来说,阴影最重的位置在眉毛的中段,这里眉骨的位置是除眉弓外的最高,而眉毛浓密程度最高,综合来说颜色是最重的,并且由于阴影非常重,几乎看不到一根一根的眉毛,用眉粉加深就可以了。眉弓至眉尾的部分是眉骨最高的位置,眉毛的浓密度从眉弓往眉尾下降,使得这里的颜色浓度会比眉毛中段稍轻,但由于眉骨最高处往往由于光线而使本身眉色降低,因此也需用眉粉略做加深,如果这里本身没有什么眉毛,则最好用眉笔画出少量几根很短的眉毛,不用画得特别明显,与阴影浑然一体略深一点即可,如本身毛量适中则无需画一根一根的眉毛。眉头部分的眉骨略低,且这里的毛量是最少的,用眉粉打的阴影应最淡,且最好与鼻影晕接自然,同时,竖起眉笔,顺着毛发生长的方向画出数根眉毛,由于这里的阴影较淡,单根眉毛的轮廓会较为明显。

唇线尤其下唇线,实际是凸出的唇瓣投下的阴影,因此画唇线通常会在视觉上让嘴唇的丰盈程度提高,而上唇线则是人中在唇上投下的阴影,结合人中高光,会使人中的视觉效果更加凸出。和眼线一样,唇线的作用不是调整唇形,因为这与唇部的体积是相悖的,除非是拍平面照可以事后把体积所致的光影做相应修改,生活中用唇线修改唇形会视效上非常生硬,除非调整的范围是在唇部体积轮廓内做微调。

2.把面部和五官还原成球体和锥体,想像它们在斜上方打下来的光线下的光影是什么样的,由此决定彩妆的使用范围和晕染深浅。

彩妆进行的光影调整主要包含几种:脸颊、眼窝、鼻梁、眉骨及周边、人中、下巴。

脸颊的光影结构最简单,是一个球面在斜上方光线打下来情况下的光影,最高的承光面是高光,球面最高点以下的球形区域会受到高点投下的阴影影响形成腮红,不是阴影是因为它也是凸起,而球面以下的腮帮位置则会因腮帮的凹陷和整个球面投下的影子影响成为阴影。

眼窝的光影结构相对复杂,它受到三个体积的光影影响,一是比眼窝更高的眉骨投下的阴影,需注意的是眉骨在眉头部分是眉毛位置就是最高处,眉下就是阴影,但眉中至眉尾部分则眉下是凸起的眉弓,眉弓与眼窝交接处才是阴影;二是凸起的眼球形成的球体高光和阴影,三是睫毛和双眼皮褶子投下的阴影。
可以看到,整个眼窝阴影最深的地方应该是上眼皮的眼尾处,因为这里既是眉弓下的阴影,又是眼球的阴影,还是睫毛和双眼皮褶子的阴影,受到三个阴影影响。其次是下眼尾处和眼窝轮廓的位置,眼窝轮廓受到眼球阴影和眉骨投影两个阴影影响,下眼尾处受到眼球的阴影和下睫毛的影子两个阴影影响,对双眼皮而言两个阴影影响的范围还包括双眼皮褶子到上睫毛的部位,受睫毛和褶子影响,对单眼皮而言这里则只有睫毛投影单个阴影。而高光最高的位置在眉骨,这里是整个眼窝最高的位置,且不受任何阴影影响,这里的高光是最亮的;其次是眼球中部凸起处和眼头,眼球因凸出而呈现高光,但又受到一定的眉骨投影,眼头略微凸出,比之下眼睑中后段不被眼球阴影遮挡,因此呈现高光。

鼻梁的光影比之眼窝相对简单,可以把整个鼻子看作一个大的三角锥体,在鼻梁山根处嵌叠了一个椭圆球体,在鼻尖处嵌叠了一个小的三角锥体。于是高光最亮处是椭圆球体凸起的位置和鼻尖,浅阴影处是椭圆球体和小三角锥体投射在大三角锥体上的阴影,深阴影处是大三角锥体两侧向下投射的阴影。和脸颊一样,用阴影粉打在深阴影处,腮红打在浅阴影处,高光处提亮即可。

眉骨的光影在眼窝已经讲过了,眉骨周边主要是指眉心和太阳穴,这两个位置比起眉弓略低,但和眉头高度类似,如果眉头上方有提亮,那么这些位置也要跟着提亮,如果眉头上方没有打高光,那么这些地方也可以不打。例外的情况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眉心和太阳穴会逐渐变得凹陷,因此对熟龄肌而言无论对眉骨是如何处理的,都需在这两个位置使用高光来让视觉上不觉凹陷。

人中可以看作一个坡度较缓且中间有一个凹陷的三角锥体,上面被鼻梁所遮挡并投下阴影,最亮部分是锥体高处不凹陷的边缘的下端,这里一方面最高另一方面鼻梁的阴影投不到这里,需用高光提亮。鼻底的位置最深,但已经够深了除非是人中太长需要在视觉上缩短,否则无需打阴影。

下巴可以看作在下巴尖嵌套了一个球体,而上端受到嘴唇投下的阴影。高光在下巴尖球体承光处,阴影在唇下。因为体积上并没有太大的高度差异,一般两者只选其一打即可,如希望显瘦或拉长下巴在下巴尖处打高光,如希望缩短脸长或丰盈唇部在下唇下方打阴影。

3.整个面部是一体的,选用局部晕染产品的颜色深浅,不仅会影响局部的体积感,也会影响全脸的体积感。

如选用颜色较深的眼部彩妆,在使得眼窝在视觉上显得更深邃的同时,也会令眼窝以外的部位,不仅是眼窝边的鼻梁,也包括同在头这个球体上距离眼窝相当遥远的下巴视觉上显得更凸出。
而相应的,如果在眉骨颧骨和笑肌顶部打更强的高光,在使得与其邻近的眼窝更深邃的同时,也会使得面部整个大球体中的额头和下巴因颜色相对较浅而显得相对更短且不凸起。
但这种对整体的影响可以通过对受影响的局部做光影调整来改善。如选择深邃眼窝,可在下巴的下唇下方打上深下浅的阴影,来让下唇显得更丰盈的同时,均衡加深眼窝带来的对下巴视觉效果的影响,并适当加深发际线来均衡对额头的影响。

2.操作技巧

2.1.修正肤色

底妆修正肤色主要是选对色号,这个在makeup foundation那篇里已经写过了,不赘述。额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泛红皮肤的修正,最好是从抗过敏和抗出油这两个源头来解决,而不是靠遮瑕产品来掩盖。在洁面后护肤前使用抗过敏喷雾,在护肤后底妆前在出油区域使用抗出油妆前乳是最好的修正皮肤泛红的方法。

另一个修正肤色的方法是用适当颜色的彩妆品,来改变肤色给人的视觉效果。最简单的方法是选择比肤色乃至瑕疵更深的产品,这样通过一个更深的颜色来对比显得其它颜色更浅而且它们之间的色差在这个深色的对比下显得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很多人都钟爱色彩浓郁的唇部产品。但深色的产品也有它的问题,一是妆感会较浓,二是给局部一个深色那么会使得其它没有深色产品的面部区域视觉上显得更凸,需要去相应地调整其它区域的光影来均衡这个深色产品所致的附带问题。另一种更细微用彩妆品调整肤色的方法是在需要调整肤色的局部区域上叠加一个深浅与自身肤色差不多但略偏冷或略偏暖的产品,并通过上得特别薄来与原本的肤色叠加进行修正。比如薄涂一个暖调的覆盖力极低的裸色唇膏,往往可以很有效地修正唇色发紫。

2.2.精准线条

眉毛和唇线都是顺着原本的线条方向去描画就可以了,难度不大,画线条难度比较大且对精准度要求比较高的主要是眼线。画眼线一般有两种产品,一种是膏体,一种是液体,它们使用时的要点是不一样的。
液体的产品在画线条时需要竖起笔尖匀速画过,斜着笔尖或是在一些地方停留时间过长另一些地方过短都可能使得线条粗细不均。因此要画出流畅精准的线条,需要足够的练习,通过练习来对该画哪儿心里有数于是匀速画过不中途停顿,以及通过练习来让手不抖且位置准。眼线液的色彩比较浓郁,一般除非是画大浓妆否则需要把眼线完全画在睫毛根部的范围内,如果一笔画下去超出了一点,可以马上用一根尖头棉签把超出部分擦除,一定要马上擦,因为眼线液为了防水防晕总是干得很快而且干了就很难擦掉了。
膏体的产品在使用时则可以慢慢描画,同时对于画错的线可以随时用尖头棉签调整,因此对于画出自然的线条相对简单。膏体的难点在于很容易画粗,以及无论选择多么防晕的产品一出油或者一哭都很容易晕妆。对于画粗这一点,眼线膏笔每次使用前一定要把笔尖磨尖,否则完全没法画内眼线,因为膏笔质地比较软,如果用削笔器一类的产品会非常容易弄断笔芯,因此最好是斜着笔在手上磨几圈就好了。而对于抗晕染,最好的办法是在画之前先用准备画眼窝的粉按一下,画好眼线后再在上面继续画眼影,这样只要不大哭一般不容易晕。膏体眼线笔还有一个问题是由于质地较为厚重,对于部分比较敏感的人,用它画内眼线会导致眼睛有异物感狂眨狂掉泪花,如果是这种体质,只能尽量选择敏感肌适用产品,如果怎么选都不行就还是老老实实苦练眼线液技术吧。

2.3.晕染手法

晕染基本上有三种思路,
一种是用比较上色的密毛刷子上色,然后用一把松散的刷子把边缘通过物理上的刷刷刷晕开。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上色的区域会比较精准,色块中央色彩浓郁,缺点是对技巧和彩妆产品及工具的质量要求都比较高,并且晕染自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第二种方法和第一种类似,也是先用比较上色的密毛刷子上色,然后用一把松散刷子蘸点浅色去晕染边缘。这种方法能获得第一种的好处,同时更省时间,对质量和技巧的要求降低了,缺点是需要对色彩理解准确,才能选择好合适的晕染浅色,否则很可能会越晕越脏。比较省力不出错的选择是用肤色粉饼晕或者白色哑光眼影晕,缺点是前者可能会影响彩妆品本身的色泽,后者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高光效果。
第三种方法是直接用松散但有一定支撑力的晕染刷子上色晕染一起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晕染会非常自然,晕得再差也不会有色块,缺点是如果产品的显色度不够会上不了色,且对一些精细的位置可能会画不精准。对于前者,需在选择彩妆产品时即选择适合使用这种手法的显色度较好的产品;对于后者,可以通过尖头的小刷子大刷子混用,以及刷子先在色彩最深的地方略按一下再晕染上色的方式。

3.Debug

3.1.妆面脏

一般来说妆面脏的原因要么是色调乱了,要么是光影错了。如果彩妆色调统一、位置符合光影、晕染自然,那么无论什么颜色都不会显脏。因此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强对色彩冷暖和光影明暗的理解。而如果短期内的理解有限,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让它相对看起来比较不那么脏一点。

如果无法掌握光影的准确位置,那么尽可能选择颜色较浅的产品,少量多次地用前面说到的晕染手法的第三种来晕染上色,如果感觉不该上色的位置上了色,就用一点粉晕上去盖掉。这个试错的过程也能帮助加深对自己脸上的光影范围到底在哪里的理解和掌握。缺点是会非常费时。
另一种不那么费时的方法是局部小范围使用一些深色的彩妆单品,比如眼尾处或者咬唇中部,通过深色的对比来使得那些浅色显得不那么脏。注意边缘要晕染自然,且其它地方的高光阴影要配合加重。这种方法并非解决妆面脏的根本之计,但对于如果也想掌握画浓重妆面的技巧时在如何维持整个妆面的平衡上也是一个不错的练习。

3.2.妆感重

分两种,一种是产品质地造成的,一种是上妆手法的问题。
上妆手法的问题,一般是没有晕染好,或者线条没有修好,使得它们看起来不像光影而像线条和色块。解决方法参见前面操作技巧的精准线条和晕染手法。

产品质地问题又分两种,产品本身不够自然,或者脸上产品质地不统一。
产品质地不统一是水润程度不统一,一般来说,所有的底妆和彩妆产品无论是粉质还是膏体,妆效都可以按照从水到干分为水光、奶油、哑光三大类,这些妆效其实是模拟皮肤的干油性,也与皮肤的熟龄度有关,如果不统一就不自然了。比如哑光底妆产品配上玻璃唇的唇妆就会容易有突兀感,水光肌配上哑光唇也会感觉哪里怪怪的。
另一种是产品本身不自然,而导致不自然的原因有可能是产品不适合自己,也可能是选择了不适合该产品的上妆方式导致的。一般来说先考虑后者,排除了后者的可能再考虑前者。比如经常看到有观点说上眼影最好的方式是用手,但不难想到眼窝那么复杂的光影结构,对不够经验丰富的人来说,是很难用手指晕出自然的效果的。再比如判断眼影腮红高光等粉质需晕染产品是本身质地不好晕染还是自己没晕对,最好是在手上试试,如果在手上无论用什么刷子怎么晕也晕不出效果,那就是产品的问题,如果手上能晕出来,那么理论上脸上也能晕出来,没晕出来很可能是对光影的理解有误或者刷子太大了。